变策略、保利润,谁来为“硬伤难治”的PICO买单?

来源:爱集微 #产业链# #PICO# #元宇宙#
2.6w

集微网消息 对于产业链部分厂商来说,“元宇宙”之梦似乎又遥远了一些。

虽然重新勾画了一幅宏大的市场蓝图,但迄今为止,AR/VR类的头戴设备仍是“元宇宙”产业链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这类设备也被称之为“元宇宙”的入门装备。然而仅仅是入门,也没有预想当中的容易。

近日,有供应链厂商向集微网透露:“PICO 考虑到2022年实际销量与预期相差较大,今年销售目标会有较大的调整;除此之外,该品牌的产品定价策略也会有变动。在无法保量的前提下,合理范围内增加每台产品的单价。”

被迫放弃低价策略

与动辄上万的Meta Quest Pro相比,PICO 的定价属实“亲民”。

集微网查阅其官网及购物网站发现,8+256G的PICO 4VR一体机售价2949元人民币,而6+256G的PICO Neo3 VR一体机价格已经来到1699元人民币,甚至不及一台中等配置的国产品牌手机。

“其实PICO用的硬件规格并不低,整机售价定这么低只是为了冲销量,不过这类产品到目前为止仍缺少刚需场景,所以再便宜也很难大规模起量。尤其是近两年用户的消费力明显下滑,娱乐为主的头戴设备销售变得更难。”上述供应商说到。

事实上在字节跳动收购PICO之后,对其倾注了大量资源。

“因为我们给PICO 供应的物料品类不算少,所以对它的用料成本水平也有一定的判断,按照之前的那个定价卖一台亏一台,几乎都是依靠字节对它的补贴。随着时间线拉长,市场反响远不及预期,字节肯定会重新考虑下个阶段的方向。”

量和价,PICO希望至少能占一头。此前期的走量的策略告吹之后,PICO不得不找到一条新的、适合自己的路径。

“之后PICO的新品定价可能会有比较明显的上涨,以保本盈利为主,当然,也不可能涨到跟Meta同样的价位。”其实该品牌之前的策略,已经一定程度上给用户形成了“性价比VR设备”的印象,因此考虑到用户对新价位段的接受度,PICO上调产品价格的空间也较为有限。

不仅如此,虽然价格已经比国际品牌的产品便宜不少,但仍引来不少用户的吐槽;集微网翻阅该品牌产品的用户评价发现,这些负面声音主要集中于设备软件内容的问题。

一位PiCO4的用户表示:“一开始对产品期待颇高,但使用后的体验明显不如Quest 2。其实PICO4整体的产品硬件设计并不逊色,主要的差异在于手柄质感、头部追踪定位的稳定性以及软件内容方面。”这些差距的存在,让该用户明确表示PICO4的性价比不如Quest 2。

二手市场价格降幅明显

在集微网此前采访中,一家国内VR零部件供应商就曾表示:“其实以国内消费电子供应链目前的制造水平,大部分硬件都能做到很好了,与硬件相比,软件内容生态的升级更加迫在眉睫。”

自VR设备问世至今,是否有丰富的软件内容的支撑一直是衡量产品好坏的重要标准。因此可以看到,以Meta、Sony、Google为代表的品牌过去数年中发布的产品,对软件内容升级的侧重其实是要高于硬件的。

反观国内品牌近年来推出的产品,在内容生态方面的确乏善可陈。“除了直播外没什么新意,商店应用都是海外品牌玩剩下的,产品表现和价格对第一次购买的用户来说还算不错,但对老玩家来说改善空间确实很大。”上述用户谈到。

有行业人士认为,PICO在内容上的短板并非仅此一家,而是普遍存在于国内的VR设备厂商当中。对方解释道:“内容匮乏或许跟国内的审核环境也有关系,很多内容没办法过审;不过随着这些品牌设备厂商与运营商的联动越来越密切,国家也有意发展AR/VR产业,如果将这类产品的推广模式类比电视机顶盒,会有比较大的想象空间。”

诚如上述,虽然价格比海外品牌要低不少,但受限于软件内容的短板问题无法解决,也进一步导致PICO在二手市场的价格大跳水,从官网原价2949元直接跌到2000元左右。上述行业人士表示:“现在二手网站上很多渠道商都是全新的产品出货,这是最能反应市场供需的,也因为产品本身供过于求,导致其价格在很短时间内就大幅下跌。”

照目前二手市场行情和用户反馈来看,PICO最大的吸引力依然在于价格,而被这项指标所吸引的用户,主要的购买原因都是为了“尝鲜”。这也意味着PICO新一代产品如果提价幅度较大,或许会丢失原本青睐其售价的这部分用户。

另一方面,提价后的PICO还将面临更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2023年,几家国际大厂的新品陆续面市,但内容上的不足则削弱了PICO的产品竞争力,该品牌想要建立起属于自己的稳定用户群仍需对产品有更大改善。如果新一代产品不能有效提升体验感,依然很难长期留住用户。

责编: 邓文标
来源:爱集微 #产业链# #PICO# #元宇宙#
THE END

*此内容为集微网原创,著作权归集微网所有,爱集微,爱原创

关闭
加载

PDF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