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版图】锂价格居高不下,“备胎”钠离子电池产业化迎来关键一跃?

来源:爱集微 #芯版图# #钠电池#
2w

集微网消息,随着锂资源供应紧张价格居高不下,更具性价比的钠离子电池被视作“替代品”而备受关注。

宁德时代近日在投资者平台上表示“钠离子电池在2023年产业化”,其释放出的积极信号使得钠离子电池概念在二级市场掀起风浪,多家在钠离子电池领域有所布局的上市公司跟涨;通过并购实现钠离子全产业链布局的“新贵”——传艺科技受市场行情带动,更是几度涨停......

钠在资源层面的广阔性吸引了诸多玩家的关注与投入。据维科技术分析,钠资源地壳丰度为2.64%,是锂资源的440倍,有海水的地方就有氯化钠,所以分布广泛、提炼简单。

有行业分析指出,钠离子电池实现产业化后其原材料成本将比磷酸铁锂低30%-40%,且因低温和快充方面具备明显优势,未来或成锂电池的有效补充。

集微网统计分析发现,融资事件、项目动态与政策风向等,释放出钠电池产业化初具规模的“信号”。

释放产业化积极信号

·产业链版图雏形:涉电芯、正极材料、前驱体等

集微网不完全统计显示,从今年签约、合作、开工的钠离子电池产业链项目来看,尽管数量仍较少,但已表现出规模加大、玩家增多的趋势,生态雏形已现

其中,华阳股份、中科海纳、维科技术等企业积极布局,携学校研究机构、国企等多方力量共同进场。

部分项目一览:

山西华阳集团新能股份有限公司钠离子电芯项目

该项目由华阳股份、北京中科海钠科技有限责任公司、阳泉市开源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合作建设,建设年产圆柱钢壳钠离子电芯4000万只、方形铝壳钠离子电芯400万只的两条生产线。山西省人民政府官微最新消息指出,9月30日,华阳集团新能源股份与中科海钠联合打造的全球首批量产1GWh(吉瓦时)钠离子电芯生产线在阳泉市正式投运,标志着该项目从中试走向量产。

钠创新能源8万吨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项目

该项目总投资15亿元,用地300亩。建设包括铁酸钠三元正极材料等在内的钠离子电池关键材料,建设铁酸钠基正极材料前驱体及正极材料产线

上海汉行科技有限公司投资的汉行钠离子电池项目

该项目一期规划建设年产10万吨普鲁士蓝类正极材料和10条电芯制造生产线,首次投资预计达51亿元,项目建成后,钠离子电池普鲁士蓝类正极材料将实现规模化量产。

此外,9月18日,七彩化学宣布与广东美联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暂定共同投资25亿元,建设年产18万吨电池级普鲁士蓝(白)产业化项目,致力于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普鲁士蓝(白)系列产品的研究开发及产业化。

· 融资资金流向:产品量产与产能建设

融资方面,今年诸多钠离子企业获得新一轮融资,融资轮次普遍处于早期阶段,资金多用于产品的量产研发与产线的建设等。

获融资企业覆盖了电池产品、正极材料、负极材料等多产业环节。

为方能源

水系钠离子电池产品能量密度达100-120Wh/kg,循环次数到8000次,-30℃温度下容量保持率达70%以上,材料成本比锂电池降低40%以上,并计划2023年5月完成1GWh产线建设

佰思格

新一轮融资主要用于高容量钠(锂)电池硬炭负极材料研发和万吨级自动产线的建设。

专项政策尚无,产业化仍需时日

尽管产业发展向好,作为锂电池的“替代品”,钠电产业的长期发展依然受到质疑。有产业人士指出,未来锂电价格回落、锂电池回收产业的发展,或将仍然对钠电发展存在一定的制约。

自2021年至今,能源局、发改委等多部门相继发布《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等多项文件,提及推动钠离子电池技术开发。

今年8月25日,工信部会同有关部门起草了《关于推动能源电子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在电池储能方面明确指出加快研发固态电池、钠离子电池、氢储能/燃料电池等新型电池。推广智能化生产工艺与装备、先进集成及制造技术、性能测试和评估技术。提高锂、镍、钴、铂等关键资源保障能力,加强替代材料的开发应用。

目前,从近两年政策的动向来看,以“推动”“加快研发钠离子电池技术为主,产业化仍需时日。

对于钠电的未来价值,多方持积极态度。例如,相比高度集中的锂矿资源,钠电正极材料的大众化,以及目前备受欢迎的负极材料—硬碳加工成本低等优势,以及目前的市场化发展加速,使其或在众多新兴储能技术中脱颖而出。

另有分析预测,在产业界钠电研发及新能源汽车和储能行业快速推进的大背景下,钠电产业链有望于2023年形成。(校对/刘沁宇

责编: 赵碧莹
来源:爱集微 #芯版图# #钠电池#
THE END

*此内容为集微网原创,著作权归集微网所有,爱集微,爱原创

关闭
加载

PDF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