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园区】最后席位,报名从速!中国光谷创新基因也许是你寻找已久的突破点

来源:爱集微 #走进园区# #武汉光谷#
2.3w

518平方公里土地,一支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梯队。

4名诺奖得主、64名中外院士、404名国家级人才计划专家、198名湖北省级人才计划专家、6000多个海内外人才团队,在企博士超1万名、硕士6万名、本科生30万名……

这里就是中国三大智力密集区之一的中国光谷(武汉东湖高新区)。

这组数字来自中国光谷人才特区,彰显了光谷人才培育与招引的成绩。

2009年,中国光谷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第二个自主创新示范区,并启动了“人才特区”建设,实施“3551光谷人才计划”,意在用3年时间,在光电子信息等5大产业,引进和培养50名左右科技领军人才、1000名左右高层次人才。2012年8月,出台的武汉“黄金十条”,旨在激发各类主体创新创业活力,加快科技成果转化;2017年6月,“新黄金十条”补充完善,全方位解决创业者痛点。此外,“青桐计划”、“楚才回家”计划等等一系列政策和法规,组成了光谷助推科技型创新创业的加速器。

如今,“3551”已走过10年,一个“金字塔”型人才体系——基础人才、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产业领军人才和顶尖人才在光谷渐渐成型。

毫无疑问,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是创新活动中最为活跃、最为积极的因素。

而人才的“来”与“留”,最终决定因素是产业的“含金量”。

随着国家存储器基地、华星光电、天马、华为、小米等等龙头项目的落地,光谷释放出强大的创新吸引力,而这些重大项目,对人才的需求也均在数千人乃至万人以上。

如果您是企业方

正在为公司/项目寻找落地机会

为拓宽升级空间寻找下个据点

更在为吸引人才问题担忧

不妨来光谷看看

武汉作为中国三大智力密集区之一,拥有良好的人才根基。每年留在光谷的大学生9.8万多人、大学生落户2.3万多人。东湖高新区统计中心和招才部门5月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光谷从业人员中受高等教育人数占比首次突破八成,达81.6%。

值得注意的是,光谷集成电路行业工程技术和研究人员超过2万人,且成立于2015年的国际微电子学院每年培养2000余名专业人才。

有了人才的“活水”,光谷也向着全球有影响力的创新创业中心大步迈进。

自主创新,是根植于光谷的基因,也是它能够脱颖而出的核心法宝。真金白银支持知识产权事业高质量发展,也是光谷重视创新、鼓励创新的缩影之一。

知识产权已成为光谷的新引擎和产业支点。一直以来,光谷专利申请量以年均25%左右的速度高速增长。专利申请量近3万件,其中发明专利1.8万件;专利授权量1.5万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近6千件。全年共受理通过《专利合作条约》(PCT)途径提交的国际专利申请1212件,同比增长53.4%。截至2018年底,累计制修订国际标准47项、国家标准412项、行业标准524项。

光谷正加速形成以“芯屏端网”为特色的万亿级集群。2018年发明专利申请超过百件的武汉企业共有18家,前3名被光谷的“芯屏端网”企业包揽。光谷“芯屏端网”创新实力可见一斑。

此外,2018年武汉先进存储等重大创新平台获批建设,烽火通信、光迅科技、长飞光纤等5家企业入选欧盟“全球企业研发投入2500强”,东湖高新区省级以上(含省级)企业研发平台总数达304家。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光谷的创新基因也为光谷带来更多创新可能,成功吸引了全球范围内众多优秀企业和精英进驻,争先入驻该区域的优秀企业仍在不断增加。

如今的光谷正向创新光谷、富强光谷、美丽光谷目标迈进,并立志打造若干国之重器,攻克一批“卡脖子”技术,争做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全力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创业中心。

光谷,敢为人先、自我实现

光谷,有情怀、敢担当

光谷,平等、开放、宽容

这样的光谷,值得学习、值得领悟、更值得融入。

12月6日,集微网将带队走进东湖高新区,可为“芯-屏-端”企业代表搭建直接对话东湖高新区管委会领导(副主任级以上)的机会,并深入了解当地产业生态、支持政策;参观科技代表企业,交流创新经验、共探产业趋势。参访企业在感受光谷为产业赋能的同时,可与园区深度对接、共话发展。

如果您是企业方

不妨加入到此次活动中

感受人才的赋能、体验创新的力量

看看光谷加速构建的产业生态矩阵

听听地方政府科创支持力量

也许会为您的企业升级提供新思路

参访团企业:“芯““屏”“端”类

参访团规模:18-25人

只剩最后席位,如有兴趣,请快速点击报名或识别下图小程序直接报名~~~


责编:
来源:爱集微 #走进园区# #武汉光谷#
THE END

*此内容为集微网原创,著作权归集微网所有,爱集微,爱原创

关闭
加载

PDF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