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合集成蔡国智:若先进制程不可为,应将成熟制程做到极致

来源:爱集微 #晶合集成#
4.9w

集微网消息,11月18日,在IC CHINA 2022同期举行的中国半导体市场年会上,合肥晶合集成电路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晶合集成)董事长蔡国智在发表以《新形势下晶圆代工产业的机遇与挑战》为题的演讲时指出,美国出台一连串策略并拉帮结派打压中国半导体产业发展,以维护所谓的美国国家安全,这种反全球化的操作对人类科技和全球经济发展带来了深远的负面影响。

晶合集成董事长蔡国智

蔡国智认为,在美国制裁下,中国大陆的晶圆厂需要在明知先进制程短期内不可为的情况下, 思考如何将成熟制程做到极致,以带动整个半导体产业链的完善和发展。

成熟制程:潜力无限

“据我所知,作为全球的功率半导体龙头厂商,英飞凌最先进的产品所使用的制程也只是65nm,”蔡国智说,“所以只要选对了‘题目’,即便是在成熟制程,本土半导体企业仍然有非常大的发展空间。”

蔡国智引用TrendForce和晶合集成市场部门调研资料指出,如果将28nm及以上称之为成熟制程,在2021年全球的晶圆销售额中,成熟制程的总销售额达到了76%,约当12英寸的出货量更是占到了86%,且未来仍将拥有长期稳定的巨大需求。所以,纵使先进制程生产的高端芯片非常重要,但在人类绝大多数的生活场景中,所用到更多仍然是成熟制程芯片。

中国工程院院士吴汉明也曾指出:“我们的当务之急是提高芯片产能,增加国产芯片占比,而不是专注于14nm、7nm市场。实现28nm及以上成熟制程工艺技术的自主可控,比攻坚7nm更有意义。”

蔡国智对于吴院士观点深表赞同,他还强调,只有在成熟制程把产品做到极致化,才能够取代进口芯片。另外,关于吴院士提到的自主可控,蔡国智还承诺,晶合集成高度重视和支持供应链国产化,欢迎国产新设备在晶合集成展开验证工作,未来也会积极推动国产大硅片等半导体材料的导入。

下个山头:汽车芯片

反全球化的风潮风起云涌,而在蔡国智的领导下,晶合集成正以务实的策略,坚定合作共赢的思想,把重点聚焦在中国领先全球的一些产业,推动国产供应链的深度融合。

谈到领衔全球的产业,蔡国智表示,中国目前是全世界最大的液晶面板生产基地,晶合集成在成立之初便锁定了显示驱动芯片领域,在合肥市政府支持下运营了7年以后,公司已经成长为中国大陆第三大的晶圆代工厂,仅次于中芯国际和华虹宏力。通过产业链上下游的深度融合、同频共振,晶合集成在去年就成为了全球显示驱动芯片代工龙头。

关于晶合集成要“攻打”的下一个山头,蔡国智认为仍然要聚焦在中国有希望领先全球的产业,即新能源汽车行业。

“毫无疑问的,新能源汽车是我们中国一个闪亮的新星行业,今年比亚迪已经成为全世界汽车出货量最大的公司,这就是中国大市场的力量,”蔡国智进一步指出,“只要做到中国市场第一,就能成为全世界的龙头。”

不过,目前中国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供应链上也有短板,且依旧是芯片。

蔡国智表示,据市场调研预测,一辆新能源汽车所有的芯片合计所需要的硅面积几乎正好与一片12英寸的晶圆相当。这也意味着,当2025年全球新能源汽车出货量超过3000万辆时,一年全球的晶圆厂仅新能源汽车领域就需要3000万片12英寸晶圆的产能。

汽车芯片的需求和机遇同步增长,同样也存在一定挑战。目前,国内超过70%的关键汽车芯片仍然依赖进口,晶合集成正致力于帮助改善这样的现状。据蔡国智介绍,晶合集成正快速推动汽车芯片技术平台,和与客户合作的车规验证,并计划在2023年设立一个汽车芯片专用的生产线。

总结

实际上,中国除了面板产业和汽车产业外,还有许多领域都对成熟制程的芯片有着巨大需求,例如蔡国智在演讲提及的电子标签等。他强调,晶合集成所聚焦的所有市场都是中国领先的行业,如何把产业链融合进利益层面,最终实现内循环,这就是晶合集成的目标和愿景。

据统计,2022年中国大陆的芯片设计公司数量将超过3000家,且过去2年都实现了25%的高速增长。对此,蔡国智认为,如果到明年,每一家芯片设计公司平均每个月增加100片晶圆的需求,对晶圆代工厂而言就意味着每月30万片的新需求。整体来看,国内芯片市场的潜能是无限的,而晶合集成要做的就是把产能和技术平台准备好,以助理实现芯片领域的国家战略目标。

最后,蔡国智总结道:“面对先进制程的不可为,我们可以将成熟制程做到极致,完成更多领域进口芯片的国产替代。”

责编: Lau
来源:爱集微 #晶合集成#
THE END

*此内容为集微网原创,著作权归集微网所有,爱集微,爱原创

关闭
加载

PDF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