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事记】北交所设立背后,精准定位“专精特新”

来源:爱集微 #芯事记# #专精特新# #北交所#
2.8w

9月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021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全球服务贸易峰会上的致辞中宣布,将继续支持中小企业创新发展,深化新三板改革,设立北京证券交易所,打造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主阵地。

北交所设立,“专精特新”被推上新高度

北交所即将成立,新的交易所、新的机遇,而这也将“专精特新”这个热词再次推上新高度。

北交所“定位”与上交所、深交所不同,北交所是由新三板市场深化改革而来,其使命聚焦于服务中小企业,要解决的是创新型中小企业缺乏融资渠道的难题。换而言之,“专精特新” 中小企业将迎来资本支持新平台。

同时,北交所将与上交所、深交所形成行业与企业发展阶段上的差异互补、良性竞争。

上交所科创板,定位于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主要服务于符合国家战略、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市场认可度高的科技创新企业。重点支持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以及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简单来讲,就是聚焦“硬科技型”企业。

深交所创业板,定位于创新、创造、创意,主要服务成长型创新创业企业,支持传统产业与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深度融合。

北交所相较于其他交易所板块,上市条件或更为“宽松”,有助于解决创新型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困局。

何为“专精特新” ?

“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是指具有“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特征的中小企业。

“小巨人”则是其中的佼佼者,以补短板、填空白、解决“卡脖子”为主,“小巨人”企业的目标市场规模可能不大,但往往是“卡脖子”重灾区。

“专精特新”概念首提始于2011年,至今已培育三批近5000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五批596家“单项冠军”企业,带动各地培育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4万多家。

“专精特新”、“小巨人”、“中小企业”,这组热词近期频频出现在聚光灯下:

- 7月19日,工信部网站公示第三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2930家企业上榜;

-7月27日,全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峰论坛开幕,刘鹤副总理在论坛上表示,企业家要以“专精特新”为方向,聚焦主业,苦练内功,强化创新;

- 7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要发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加快解决“卡脖子”难题;

- 8月20日,中国证监会召开2021年系统年中监管工作会议,将“进一步深化新三板改革,努力提升服务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能力和水平”列为下半年要扎实做好的重点工作之一;

- 9月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宣布深化新三板改革,设立北交所。

“专精特新”之所以热,是因为,其灵魂是创新。在时代的洪流中,被定义为“专精特新”的中小企业,被赋予了“时代使命”。

我国经济发展到当前这个阶段,科技创新既是发展问题、更是生存问题。对于企业来说,产业链即是江湖,想要在产业链上拥有话语权,掌握独门绝技或者成为“配套专家”是理所必然的。这就需要企业要以“专精特新”为方向,聚焦主业、苦练内功、强化创新,成长为行业中“小巨人”。

政策加持,“专精特新”已成现象

从概念提出,到十多年后的今天,“专精特新”这个概念已成为一种现象。在十年的发展中,“专精特新”被赋予的使命也在随时代变更。

国内对中小企业的政策支持具有连续性,“专精特新”企业有较为严格的申报条件、筛选标准和梯次认定(省市级专精特新企业、省级专精特新小巨人、工信部专精特新小巨人、工信部单项冠军)。

工信部于2019、2020、2021年认定并发布了三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第一批企业共248家,第二批企业共1744家,第三批企业共2930家。

可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急速增长离不开政府的扶持,未来更多真金白银也将进一步涌向这一领域。

“十四五”期间,中央财政将累计安排100亿元以上奖补资金,引导地方完善扶持政策和公共服务体系,分三批重点支持1000余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高质量发展,带动1万家左右中小企业成长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从中央到地方密集部署,力促“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壮大,加紧开展新一轮的培育工作。当然,各地“专精特新”企业认定标准存在一定差异。

以北京为例,2021年北京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自荐要求:

(校对/小北)

责编: 赵碧莹
来源:爱集微 #芯事记# #专精特新# #北交所#
THE END

*此内容为集微网原创,著作权归集微网所有,爱集微,爱原创

关闭
加载

PDF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