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融资】AI独角兽争相抱团迎接IPO大年,资本热度下痛点仍需把脉会诊

来源:爱集微 #AI# #芯融资#
3.9w

集微网消息,2020年末,依图科技、云从科技、云知声、云天励飞、旷视科技等AI独角兽集体冲击IPO。2021年或将迎来AI企业资本大年。

资本助推加速,AI市场水活鱼跃

人工智能发展至今,已经不再是一个单纯的概念。

自2016年AphaGo“惊艳开场”以来,AI热度持续提升,2016~2017年为一级市场融资高峰。伴随大量资金涌入,AI产业受到热捧,风头一时无两。

然而2017年后,新创AI企业数量和投融资数量迅速下降,AI一级市场降温。2017年12月,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表示,“明年将会有一大批的人工智能创业公司倒闭,但整体上,人工智能会大规模发展,就像当年看互联网泡沫一样,站在2002年看是大泡沫,站在2014年看,互联网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一次产业浪潮,人工智能下一步将超过互联网。”

企查查数据显示,2015年~2020年10月,我国人工智能领域累计发生4462件融资事件,融资金额累计6968.96亿元。2015年~2017年在融资事件数和融资规模上呈现增长态势,2018年起至今融资事件数量呈现回落态势。2015~2020年10月,企业单笔融资金额从最初的0.36亿元增长到8.17亿元,资金逐渐流向头部企业的态势明显。

据申万宏源研究数据,AI产业2017年进入泡沫期后的整合阶段,经过3年蓄力,目前正处于第二轮加速成长期。2021为AI资本化大年,AI独角兽有望集中登陆二级市场。

2020年底,依图、云从、云天励飞、云知声等AI独角兽公司集中披露招股书,激起一潭资本“活”水。

云天励飞

2014年,云天励飞成立,2015年,第一代自主知识产权AI芯片投入研发。2018年,第二代自主知识产权AI芯片DeepEye1000流片成功。

2020年12月,深圳监管局披露了中信证券关于深圳云天励飞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辅导工作总结报告。

根据招股书可知,本次IPO云天励飞将募资30亿元,本次云天励飞募集的30亿元主要用于城市 AI 计算中枢及智慧应用研发项目、面向场景的下一代 AI 技术研发项目、基于神经网络处理器的视觉计算 AI 芯片项目等。

云从科技

2015年,云从科技正式成立。

2020年12月,云从科技在上交所披露上市文件,成为科创板又一家公开招股的AI公司。

招股书显示,此次云从科技公开募股,融资规模预计为37.50亿元。募集资金所得净额将全部围绕其人工智能技术的研发展开,以持续提升人工智能方面的技术实力及产品能力,具体包括人机协同操作系统升级项目、轻舟系统生态建设项目、人工智能解决方案综合服务生态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

依图科技

2012年,依图科技正式成立。

2020年11月,上海证监局日前披露了国泰君安关于Yitu Limited(依图科技)辅导工作总结报告。

公告显示,依图科技此次募集资金将投向新一代人工智能 IP 及高性能 SoC 芯片项目、基于视觉推理的边缘计算系统项目、新一代人工智能计算系统项目、高阶视觉智能计算平台项目、新一代语音语义能力平台项目等。依图科技称,本次IPO募投项目围绕公司人工智能技术的研发展开,重点投入在人工智能芯片和算法领域。

旷视科技

2011年,旷视科技创立。

2021年1月12 日,中国证监会北京监管局辅导企业信息公告显示,旷视科技准备以公开发行中国存托凭证的方式在科创板上市。旷视科技已经与中信证券于 2020 年 9 月签署了协议,正接受后者上市辅导。

云知声

2012年,云知声成立。

2020年11月3日,上交所正式受理云知声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科创板IPO申请。

公司此次拟募集资金约9.12亿元,分别用于人工智能技术中台建设项目、面向物联网边缘计算的人工智能芯片研发平台建设项目、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智慧医院解决方案建设项目以及补充流动资金项目。

总体来看,人工智能的火热,离不开背后资本的助力。作为AI产业的头部企业,以上多家企业受资本追捧的热度一直以来也居高不下。

云天励飞在2015年、2017年、2019年分别完成了数百万人民币的天使轮融资、数千万美元的A轮融资与数亿元人民币的B轮融资。

云从科技在2015年、2016年、2017年、2018年与2020年分别完成了5000万人民币天使轮融资、数千万人民币A轮融资、5亿元人民币B轮融资、10亿元人民币的B+轮融资、18亿人民币的C轮融资。

而旷视科技则在2019年5月完成了7.5亿美元的D轮融资。

IPO提速背后,产业落地成关键节点

然而,尽管前景广阔,AI企业也面临着商业化产业化缓慢、落地转型困难等诸多痛点。事实上,在极度烧钱的AI行业中,几家AI头部公司无一例外存在巨额亏损的情况。

国际咨询公司Gartner发布的2019年人工智能技术成熟曲线显示,人工智能会经历的五个关键阶段,分别是技术触发期、期望膨胀期、幻觉破灭谷底期、启蒙爬升期和高原期。

在2020年,李开复曾公开指出,过往两年AI创业公司估值过高,非理性烧钱模式难以为继。甚至有些公司估值是“非常荒谬的,所以这些公司肯定会碰到问题。”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数据研究中心2019年Q1发布的《全球人工智能产业数据报告》研究报告也显示,2018年Q2以来全球AI领域投资热度逐渐下降。2019Q1全球融资规模126亿美元,环比下降7.3%;融资笔数达310笔,同比下降44.1%。其中,中国AI领域融资金额30亿美元,同比下降55.8%,在全球融资总额中占比23.5%,比2018年同期下降了29个百分点。

一直以来,市场关于AI独角兽们估值高、盈利能力不足、持续亏损的质疑也甚嚣尘上。只有真正带来产业价值的AI企业,才有可能穿越这样一条死亡之谷。

从招股书来看,多家AI独角兽的现金流颇为吃紧。而AI独角兽要实现自我造血,加速技术落地、扩大商业化仍是核心。

目前,人工智能企业已逐步从早期“技术驱动”向“商业驱动”阶段发展,AI新三要素“产品/方案/工程化”也是人工智能从实验室走向大规模商业化的关键。目前,AI独角兽也已在AI商业化落地铺开布局。

云天励飞招股书披露,已实现了多项核心技术及产品的产业化。目前,云天励飞已经在智慧安防、城市治理、应急响应、智慧社区、智慧园区、智慧泛商业等领域陆续实现了场景业务落地。

云从科技招股书披露,云从科技通过多年技术积累和业务深耕,在智慧金融、智慧治理、智慧出行、智慧商业四大领域已逐步实现成熟落地应用。 

依图科技招股书显示,报告期内,依图科技已为国内 30 余省、自治区、直辖市及境外 10 多个国家和地区的 800 余家政府及企业终端客户提供产品及解决方案。

面对研发工作与技术产业化的风险,持续投入大量的资金和人员到现有产品,也成为多家AI独角兽选择的必然路径。

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争相冲刺IPO的AI独角兽们能否沉淀下来,走出死亡谷,也值得期待。(校对/若冰)

责编: 赵碧莹
来源:爱集微 #AI# #芯融资#
THE END

*此内容为集微网原创,著作权归集微网所有,爱集微,爱原创

关闭
加载

PDF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