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突破千亿市值,又成立芯片公司,百度亟欲决战造芯之巅

来源:雷锋网 #百度#
5824

除夕前的两天,百度成为了科技新闻中的主角。

第一则新闻是市值突破1000亿美元大关,另外,百度在2018年发布的自主研发的AI芯片,百度昆仑,2019年流片成功,2020年量产,目前昆仑1量产数量已经超过2万片,昆仑2正在研发当中,预计于2021年上半年实现量产,性能比昆仑1再提升3倍。

在此基础上,百度要成立一家专门的AI芯片公司的消息,顺理成章了许多。在芯片的利好加持下,百度的股价再次应声而涨。

近一两年来,百度在夯实移动生态和发力AI上的努力有目共睹,那么造芯对于百度而言,其重要性又有几何呢?

百度的芯片,现在做得怎么样了?

目前,百度一共推出了两款芯片,除了上文中所说的“昆仑”外,还有一款名为“鸿鹄”。

虽然在2018年的百度AI开发者大会上,百度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李彦宏才宣布推出自研AI芯片昆仑,但是百度最早在2010年开始用FPGA做AI架构的研发,2011年开展小规模部署上线,2017年部署超过了10000片FPGA。得益于其用FPGA做AI加速的积累,也得益于其在软件定义加速器和XPU架构的多年积累,昆仑的研发速度相当之快。

昆仑芯片的定位是通用AI芯片,目标是提供高性能、低成本、高灵活性的AI芯片。根据雷锋网(公众号:雷锋网)的报道,百度智能芯片总经理欧阳剑在分享中说:“相比GPU,昆仑芯片的通用性和可编程性都做的不错,并且我们还在努力把编程性做的更好。”

所谓通用性,指的是昆仑可以支持全部的AI应用和场景,易编程指的是可构建软件生态护城河。在百度的AI布局中,这款高性能的AI芯片使得百度大脑具备了更完备的软硬一体化能力,形成了从芯片到深度学习框架、平台、生态的 AI 全栈技术布局。

鸿鹄则是一款专用的语音芯片,该芯片是专门为智能家居语音交互、智能车载语音交互、以及智能物联等场景设计的超低功耗远场语音交互芯片,2019年7月,鸿鹄在百度AI开发者大会上首次亮相。

这款芯片具有远场阵列信号实时处理、高精度超低误报语音唤醒、离线语音识别等核心能力。百度利用“端到端”的深度学习建模技术,实现了直接提取声音特征传到云端,改变了智能音箱过去需要占用主芯片计算资源,处理速度慢的问题,也实现了高性能语音体验和极低成本智能硬件的统一。

除了性能优良外,鸿鹄的特点是低功耗和低成本。鸿鹄芯片在小度智能音箱上的平均待机功耗只有100毫瓦,小度智能音箱2红外版内置百度鸿鹄芯片后待机功耗减少90%。这款芯片完全符合车规标准,还可以运用于智能汽车上。2019年12月,Apollo智能车联正式推出,上面搭载的就是鸿鹄芯片。

AI需求旺盛,缺芯时代来临

随着美国商务部在2018年突然宣布,7年内禁止美国企业向中兴通讯销售零件的命令传入中国,在芯片上被“卡脖子”的危机就逐步笼罩在中国企业的头上。中国的大量芯片供应依赖于国外企业,其中大部分是美国芯片企业,此后,大疆、华为、小米等等国内企业,纷纷遭遇了不同程度的制裁和封杀。 

中国所有企业头上都悬着一柄达摩克里斯之剑,什么时候会落下来,谁也说不准。不仅是制造业收到了严重的芯片供应限制,就连相关的芯片工艺都没法进入中国。

危机之下,国内企业纷纷走上了自研芯片的道路。

给这些企业又增加了一把动力之源的是,在全球范围内,由于受到新冠疫情的影响,芯片供应能力出现了显著下滑,但是用户对于电子产品的需求并没有减少。“缺芯”首先在2020年下半年覆盖了汽车产业,到了2021年,关于芯片供应短缺的事情也成为了智能手机、智能安防行业等多家公司共同头痛的问题。

更重要的是,在AI时代下,传统芯片已经无法满足互联网爆发的算力需求,深度学习的基础就是需要更多的数据训练、更高的算力支撑。此前在雷锋网的报道中,地平线的创始人余凯曾说过:

“制约当前智能汽车发展的核心瓶颈就是车载AI芯片的算力不足,算力就好比智能汽车的脑容量,自动驾驶每往上走一级,所需要芯片算力就要翻一个数量级。要实现完全自动驾驶,我们需要在四个轮子上搭载天河二号级别的计算能力。”

算力是支撑智能化的根基。如果算力跟不上,再好的算法也无法支撑其功能落地。

既然其它人提供的芯片无法支撑,那么自研芯片就成了哪些拥有先进算法和强大计算能力的互联网公司自然而然的选择。

而人工智能已经成为百度未来最重要的业务支撑,有一句话说的是,“AI是百度的最后希望”,那么芯片一定是百度未来的重要一环。

供应减少,需求强盛,再加上自身发展需求,芯片对于百度来说已经成为了重中之重。昆仑和鸿鹄都已经自成体系,那么成立一家独立的AI芯片公司,为最核心的人工智能业务保驾护航,已经成为了百度的当务之急。

责编:
来源:雷锋网 #百度#
THE END
关闭
加载

PDF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