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芯客户转单”传闻背后的操纵与认知迷雾

来源:夸克点评 #中芯国际#
8485

编者按:本文作者王如晨,发布于微信公众号夸克点评,集微网经授权发布。

昨日一则消息刷屏。

台湾地区《经济日报》报道说,美国制裁中芯效应发酵,因应不少中芯客户订单转移,大陆28纳米制程产能成为业界争夺焦点。台积电、三星、联电等大厂均已启动扩产,且瞄准大陆内需。

作者采访了台积电,后者说没有扩产打算。但强调,大陆南京厂已达当初规划的2万片/月,侧重14-16纳米制程产品。

大陆很多媒体转载。不一会就愤怒、忧郁、恐慌。

因为,许多人认为,这种动向利用大陆中芯遭受钳制,涉嫌倾销。若再结合全球半导体板块行情与中芯昨日股价,很容易“山雨欲来”了。

那你可能就正中人家下怀。

因为,在我看来,这条新闻若非有意操纵、被利用,就是认知能力有些欠缺。

先看操纵的视角。

台湾IC产业报道人员挺多,照理说不应该停留在“主题先行”、“先入为主”然后自我否定的文本逻辑里。

台湾地区《经济日报》先断言美国制裁中芯导致后者客户订单转移,28纳米制程产能成争夺焦点,称几家大厂均已扩产争夺。最后台积电官方否认。

过去多年,台湾媒体这种文本逻辑特多。重复又重复。但它的好处是,某些厂家借此既可制造声量,刺激、压制竞对,又能安全脱身,同时侧面渲染出自己的进展。

这新闻里,刺激、压制的当然是中芯。

你注意这点就能明白一些:这报道正好卡在中芯14纳米节点密集披露期。

11月19日,也就是上周四,中芯披露了投资者调研会议信息,公司CEO梁孟松强调,14纳米工艺已获重大进展,产能逐步提升,不仅良率达到业界标准,第二代技术亦稳步推进。

23日(昨日)盘前,在某证券交易平台回答投资者提问时,中芯进一步确认,14纳米去年Q4已启动量产,目前正与国内外客户合作10多个先进工艺流片项目。

此前11月11日,中芯发布了Q3财报,当天以及随后的14日,两度密集披露近似消息。而最近一段,台湾地区IC板块活跃。昨日联电几乎成为所谓“股王”。

台湾《经济日报》此时出来“美国制裁中芯效应发酵”,“订单转移”引发同业争夺大陆28纳米制程产能消息出来,你觉得偶然吗?

要知道,截至上季末,尽管0.15/0.18微米、55/65纳米、40/45纳米占较高比例,14/28纳米却是中芯着力冲刺的量产工艺,上季占比14.6%。且毛利相对更高一些。

就报道说,卡在中芯投资者会议结束后释放(隔了周末),不排除有操纵的用意。

而先入为主的“扩产”结论之后,台积电官方再出来否认扩产,同时强调南京厂已达当初规划的2万片/月、侧重14-16纳米制程产品,这种表达又有什么味道?

非常富有心机。

当初南京厂动工时,确实向大陆承诺多,到这一时限,月产2万片14-16纳米晶圆。

但这本属既定事,之前已披露过。此刻,借台湾《经济日报》操作的中芯钳制话题,曲折传播效果却是:

1、 向大陆当局确认最新进展:产能达到预期,完成了任务,落实了承诺;

2、 顺势压制、矮化中芯14纳米资本市场效应,刺激自身投资者。

考虑到中芯正在强化14纳米进展,加上周一通常属资本市场关注日,而台湾股市行情近来又如此给力,消息赶在周一凌晨2点多出来,你不觉得够及时、够有操作空间么?

甚至还有一些不言而喻、引而不发的高姿态。那就是,它随时都可以下沉低端工艺服务,争夺中芯核心服务。

当然,这对它未必完全有利。毕竟,它不缺全球整体市占,28纳米,它已有10年领先,规模化涉入,即使能获得更多市占,于实际财务面、毛利来说,可能毛毛雨。

截至目前,大陆市场约占台积电整体订单22%,但获利一般。当然,大陆属于台积电不敢忽视的巨型市场。

尽管博弈多年,但中芯还不是台积电真正担心的对手。三星才是。张忠谋多次说,三星是个可怕的敌人。最近两家公司在5纳米上开始角力。昨天,台积电甚至渲染出3纳米与1纳米的进程。

结合中芯14/28纳米比例、释放订单总量来说,台湾《经济日报》的渲染过头了。

何况,制裁不等于彻底封锁。中芯官方也在持续与美国方面沟通。所谓“客户转单”本就没有确认。同时,美国大选不排除带来更多缓和结果。

所以,本地刷屏刷出愤怒与忧郁,实在也是恐慌过度。当然,情绪是能理解的。

台积电的曲折姿态与内在的傲娇也是能理解的。它有睥睨全球的实力。同时,在创始人张忠谋看来,地缘政治博弈之下,反让台积电处于一个历史最好位置。

两年来,台积电不仅产业得势,政治上也是左右逢源。不止两岸之间,中国与美国之间,它也是充分利用着情境。

你看它的美国亚利桑那州工厂项目,当初虽说有金角大王.川对它与苹果的胁迫,尤其落地选票摇摆州亚利桑那州,可说心机深沉。但77岁的新人该州胜选后,台积电已经跟“拜*.登”的拥趸——凤凰城美女市长把酒言欢几轮了。

当然它也聪明,最新对外宣称,2021年动工,2024年投产。画外音就是,那得看明年1月谁上台,你们最好先把补贴给定了。一切不确定性都要消除,好处落手里再说。

这种多个区域的卡位,与台积电全球产业定位一致,也跟89岁的张忠谋睿智、灰度、狡诈的性格一致。加上最近APEC上他又发声,岛上快渲染到天了。一些没谱的岛内井蛙评论说,全球没人敢动NO1,台积电若出事,全球一起瘫云云。

而我们注意到,一段时间以来,该公司董事长多次表示,地缘政治博弈之下,台湾短期可能有利,但长期没有谁会真正受益。我想,这才是大实话。

所以,这种氛围下,台湾地区《经济日报》的操作存在嫌疑,一点都不稀罕。

那么,为何又说,“若非有意操纵、被利用,就是认知能力有些欠缺”?

那是因为,即便台积电、三星、联电们启动扩产,最大的争夺空间,也不是什么所谓“中芯客户订单”转移效应,而更多是大陆整体市场潜力与蛋糕的扩大。

你要知道,疫情以来,大陆公布了多项数字经济战略,包括疫情初期的“数字新基建”等,而“十四五计划”的召唤也非常壮观。同时,前几天,当局最高领导人在浦东再度发出关键的指引,其中尤其提到要壮大集成电路的产业集群。

加上多年来多项重大政策支持,中国大陆潜在的IC内需是可以预期的。

而这不可能只能面对本地半导体企业。它必定是全球的指引,也是中国大陆进一步开放的信号。

你可能说,这跟14/28纳米机会有什么关系,未来都落伍了,台积电、三星7纳米已量产,将步入5纳米竞逐期。

所谓前沿工艺当然有价值,尤其是在演进更快的消费电子领域。但在规模更庞大、需求更稳定、更具长尾效应的诸多场景尤其行业互联网场景,几乎可以容纳所有成熟甚至更低的工艺。尤其是中国大陆市场。

我们甚至看到,英特尔、三星已经重新将14纳米作为主力的耕耘空间。

所以,台湾媒体昨日渲染引发刷屏,打的是中芯客户转单噱头,其实根本没有意识到大陆真正的市场潜能。

中芯当然是本地核心的代工主力,未来必定也会持续壮大。但它与本地同业根本无法服务所有订单。中国大陆半导体市场有面向全球的胸怀与自信。台积电、三星、联电等当然有参与的机会。

事实上,之前三星已经对外确认,着眼中国大陆丰富的商机,将扩产14纳米工艺的服务。昨日,台湾地区媒体的操作,其实已经晚了,却还打着所谓“中芯客户转单”的噱头,如果不是操纵,尤其拉台近日台湾地区IC板块个股,它的认知难道还能好到哪里去?

所以,在这个层面上,我想说,昨日刷屏,更多是一种悲情效应的延续。市场没有那么吓人。本地媒体实在没有必要杯弓蛇影。

台积电们有它的强大,中芯有中芯的韧性。全球没有哪个地区、哪个单一组织拥有完整左右全球IC供应链的能力。本地拥有市场要素,拥有多元的产业基础,尽管悲情多年,但此刻,除了全力开放创新、自我砥砺,真正的自信就在时间因素里。夸克对此一点都不怀疑。

责编:
来源:夸克点评 #中芯国际#
THE END
关闭
加载

PDF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