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LCC涨价无常好轮回,国产厂商如何提升行业话语权?

来源:爱集微 #产业链# #MLCC# #宇阳科技#
3.3w

集微网消息 “市场潮起又潮落,几番回转却成空。”今年年初以来,受库存水位和市场部分需求带动,MLCC市场拉开涨价潮,后因新冠疫情影响工厂生产等因素,MLCC市场再次涨价;不过,海外疫情加剧后却发生“雪崩”,终端砍单需求不再,MLCC市场在3月的第二周开始大幅降价,部分MLCC产品价格跌幅几乎抹平了这一波涨价潮。

然而,近期,受海外疫情持续蔓延导致的封城和全球MLCC龙头村田因员工被感染后工厂停工影响,MLCC市场涨价声又此起彼伏。时至今日,MLCC市场行情仍旧波动无常,下游终端厂商除了无可奈何之外,更多的是对带动涨价的台系厂商和炒货者的愤慨。

行业周知,全球MLCC市场以村田、三星和太阳诱电位居第一梯队,占近60%的市场份额,而在近年来的MLCC涨价潮中,背后的推手主要是三星、国巨及华新科等台系厂商,国产MLCC厂商宇阳科技、风华高科和三环集团等在行业和市场中的话语权并不强。

“市场参与者少,话语权过于集中,人为操纵空间就大。”面对上述MLCC的涨价无常,行业应该如何理性看待?能否解决MLCC涨价痛点?国产MLCC厂商如何提升话语权?带着诸多疑问,集微网独家对话国产MLCC龙头宇阳科技总经理廖杰,溯源行业涨价及国产化趋势。

殊途同归,如何理性看待MLCC涨价潮? 

如果把MLCC的历史镜头拉长,就会发现MLCC与DRAM的商业逻辑殊途同归。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MLCC市场价格下挫,当时三星看中了MLCC市场,并在内部做了比较大的战略调整。三星认为,MLCC是一个庞大的市场,且是有资金门槛和技术门槛的行业。

于是,三星通过重金投入,把MLCC作为当时最重心的业务来发展,通过内部挖角日系专家,外部持续杀价淘汰竞争对手,进行了一系列的操作。最后致使日本数家MLCC大厂在低价竞争中退出,诸如罗姆和松下砍掉了MLCC业务,TDK转战车载市场,京瓷收缩了MLCC业务。现在日系MLCC厂商的主力就只剩下村田和太阳诱电。

当时三星MLCC产品杀价竞争有多疯狂?要知道从2008年开始,三星MLCC一路降价降到2017年初,整个过程持续了近9年。据摩根斯坦利报告显示,最低价时三星曾经把MLCC的毛利率降到零。追根溯源,三星当年MLCC的策略就是“我现在不赚钱,但会让你玩不下去,等你们都死掉之后我来再涨价”。

行业生态破坏得越狠,报复也就越狠。于是在2017年下半年到2018年的第三季度,MLCC遭遇了近二十年未遇的涨价高峰。在廖杰看来,这应该是报复性的反弹,因为当时MLCC行业的市场价格已经严重偏离了它的价值,当时最低价位的电容价格与电阻的价格相当,这是很不正常的行情。

毕竟电阻跟电容的投资和技术差距很大,一颗0201/0.1UF的电容内部有80层左右,每一层都有一层陶瓷和一层金属,如果算上保护盖就接近了200层,而一个电阻才三层,这两个产品价格竟然相近,在从业者看来,这是很不正常的。

廖杰也表示,当时的MLCC市场已经是一个病态的市场,这也就导致这个市场没有资本敢进来,也就没有新的进入者。在近20年间,MLCC市场没有新的玩家进来,这也就造成了一旦市场有些供给波动时,市场价格就变化无常,因为它的参与者太少,生态被破坏后,市场就容易被人为操纵,于是就有了如今的起起落落的价格波动。

“当然,每一个细分的产品市场本身都有季度的砍价、议价,这是正常的。”MLCC市场在2018年第三季度达到涨价高峰之后,2019年整个行业再次去库存,直到2019年下半年库存去的差不多之后,市场价格又开始陆续回调。 

2020年初,各家MLCC原厂库存去的差不多了,且部分细分市场的产能需求上来了,随后MLCC市场价格又被拉升,市场行情正如前文所述,今年年初,受库存水位和市场部分需求带动,MLCC市场拉开涨价潮。

如何解决MLCC涨价难题

那么面对MLCC市场变化无常的价格波动,略显无奈的下游终端厂商是否有应对之道?

“一方面,MLCC原厂跟整机厂之间需要达成一个共识。”廖杰认为,“产业关注MLCC市场价格波动,其实是关注自身产品的成本波动,这个成本有设计成本和采购成本之分,根据我们研究的模型推算,其中设计成本占总成本的90%,采购成本只占10%。 ”

“MLCC的价格成本,跟采购成本直接相关,但实际90%的成本又跟设计成本相关。”廖杰认为,这就是需要MLCC原厂跟整机厂密切商量选型用料,通过设计选型合理采用小型化和微型化的MLCC,从而实现降低成本。譬如,0.1UF(104)系列的MLCC有0603、0402、0201、01005等不同尺寸,很多整机厂在抱怨104 系列的MLCC价格涨幅过大时,实际上整机厂和MLCC原厂可以沟通用小尺寸的产品去把大尺寸的产品替代下来,相应的采购成本会下降,供应渠道会拓宽并优质化,整个成本也就降下来了。

“另一方面,我们原厂和终端厂商一起设计选型,还可以用更先进的技术工艺,做出更低成本的产品来替代旧的设计方案。”廖杰表示,这样来实现降低成本,就可以把涨价的价格波动给削减掉,且通过先进工艺生产的MLCC成本还低,产能还大,这就是从技术层面来应对市场价格的波动。

从技术的角度来实现成本的降低,其核心技术体现在MLCC介质的薄层化。据廖杰介绍到,介质的薄层化,也叫高比容化,以期单位体积内达到的最高容量。单层介质越薄,单层容量越高;同时有限厚度方向可以容纳的并联层数也就越高。所以在解决介质薄层化的核心技术后,可以减少材料耗用并提高设备效率从而降低成本,同时也可以解决高端产品对高容和小型化MLCC需求的难题。 

不过从实际应用来看,不同的市场对产品技术的要求也不一样。以家电和LED市场为例,电容颗粒足够大,那就对MLCC薄层化没有太大要求。 

而在智能手机市场,产品尺寸一直在不断缩小,手机芯片从双核、四核到八核,芯片周边的电路越来越复杂,功能也越来越复杂,同样的体积,对电容要求的容量越来越高,这就要求MLCC持续推进薄层化。这也就意味着,薄层化跟市场需求息息相关,市场的需求驱动薄层化技术不断进步,而宇阳科技在这方面一直坚守技术沉淀和市场耕耘。

廖杰称,宇阳早已掌握薄层化技术,并在0201为代表的超微型MLCC市场在国内该领域占据绝对优势;产能仅次于村田、三星,位居全球第三;且宇阳九成以上产能都是集中在这个领域,现在宇阳科技的总产能是120亿颗/月,到今年第四季度将会增加到200亿颗/月。 

随着5G商用的推进,移动设备对MLCC体积要求比较小,超微型MLCC将会成为主流。因为5G手机空间体积的要求,加之无线连接的频段更为复杂,射频端用到的小型化MLCC会更多,一部高端5G手机用到超千颗MLCC中有7成将会采用01005型号MLCC,整个市场对超微型MLCC需求巨大,但目前产能并不充足。

三大国产厂商“罕见”重金抢滩布局 

为了应对5G商用带动的市场需求,全球MLCC原厂都在扩产布局,其中国产三大MLCC厂商扩产规模无论是从投资力度和产能规划方面来看,都是近20年以来极为罕见的。

不久前,产能集中在0603尺寸的风华高科发布扩产公告,公司将投资75亿元用于建设祥和工业园高端电容基地项目,预计在28个月内改建现有厂房约25620㎡,新建厂房约163526㎡,将增加月产450亿只高端MLCC产能。

专注在家电、LED等领域的三环集团也发布公告称,公司将非公开发行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21.75亿元,用于5G通信用高品质多层片式陶瓷电容器扩产技术改造项目、半导体芯片封装用陶瓷劈刀产业化项目。

在港股上市的宇阳同样在投资布局。据廖杰透露,宇阳科技已经规划投资70亿元建设华东和华南的MLCC新研发、生产基地,其中华南基地规划瞄准汽车、基站、工业级市场应用,华东基地则是以消费类电子产品应用为主,目前华东、华南生产基地均已在建设和筹建中,扩建完成后,宇阳华东、华南生产基地的厂房面积是现有工厂面积的10倍。

廖杰强调,扩产完成之后,对宇阳来说,不只是MLCC的产能提升,更核心的是对宇阳高端产品结构的调整。目前宇阳针对5G终端和5G相关的芯片/模组以及基站中的电容都有相当大的投入。在5G手机中,宇阳的01005已经开始供货,目前产能达到10亿只/月,到2020年底将会扩产到30亿只/月,市场需求非常旺;同样在5G基站中,采用0201型号的MLCC出货量也在快速提升。

 “目前市场上0201的MLCC产能在稳步增长,01005的产能在急剧增长,0402的产能就是平稳增长,这跟各家的策略不同也有关系。”廖杰表示,在国内当前的市场环境下,不同细分市场应用对高、中、低端MLCC均有需求,高、中、低端MLCC会同时并存且时间会相当长,目前大家生存的都还不错,预计在3-5年之后会慢慢拉开差距。

国产MLCC厂商如何提升行业话语权

事实上,国内MLCC厂商之所以敢大规模投资扩产,除了市场需求之外,最重要的因素在中美贸易环境恶化下,国内高端龙头终端厂商积极寻求国产替代,MLCC市场也在加速国产化。

据MLCC行业人士透露,以前,在终端厂商开始上量的过程中,终端大厂要求供货的MLCC供应商往往是全球Top3,国内供应商往往没有机会,因为国产MLCC尤其是高容产品要进军到全球前三还是很难的。

如今,中美贸易环境恶化把这一切都改变了,国内高端龙头终端厂商都已经明确要扶持国内供应商,这也是国内MLCC厂商敢于推进国产化的关键。上述行业人士称,MLCC在经历这一轮市场变化之后,资本助力加上技术和市场的三者结合,将会带动中国MLCC产业的快速发展,这也是风华高科、宇阳科技和三环集团等国产MLCC厂商的机会和投资布局的原因所在,国产MLCC厂商在市场中的话语权也将有望随之提升。

不过,国产MLCC厂商要想真正提升话语权,除了掌握核心技术加速扩产之外,更重要的是提升对上游设备和原材料的国产化,这样国产MLCC产业才能一劳永逸,真正对标村田、三星,使市场不被台系厂商的人为操纵所左右。

廖杰表示,以前国内MLCC行业不够重视设备和材料,都是靠进口,后来当国内厂商开始重视MLCC且实现技术突破时,就发现这个行业在国内实际是有技术合作的,但原来对国产的需求形成不了一个产业,或者说国内厂商支持的力度不够,从技术到市场应用中没有实现很好的衔接,现在国产MLCC产业正在解决这个问题。

廖杰还强调,其实中国MLCC的材料和设备基础还是有的,但产业化的衔接做得不够,宇阳也一直在支持MLCC材料和设备的国产化。譬如在国内,宇阳最早就扶持了国产山东的瓷粉厂,宇阳也是他们的第一个客户,现在他们也是宇阳的主力材料供应商。

在这一系列因素的带动下,目前MLCC在整个供应链上的国产化关注度明显提高,廖杰认为:“设备和材料的国产化问题是可以解决的,毕竟中国MLCC产业有基础研究,通过把基础研究和行业应用衔接起来后,整个供应链的一致性支持国产供应链的发展,我相信就可以解决MLCC设备和材料国产化的问题,国产MLCC的市场随之就更具话语权。 ”

不过,当前MLCC产业上游尖端的前道设备还是以日系厂商为主。廖杰表示,这需要国家层面和行业层面有更好的基础研究以及产业衔接,它涉及到整个产业链厂商设备的产业链条;而国产MLCC产业要真正具有话语权,在整个供应链上都要做技术的投入,还有对整个产业链的整体衔接,以及各家要有一个产品的品质保证和品质追求,只有真正把品质提上去,才能真正具有话语权和行业地位,但目前来看,确实还需假以时日。

(校对/范蓉)

责编: 邓文标
来源:爱集微 #产业链# #MLCC# #宇阳科技#
THE END

*此内容为集微网原创,著作权归集微网所有,爱集微,爱原创

关闭
加载

PDF 加载中...